供應鏈呈現上溫中涼下凍 半導體誰能勇渡砍單寒流?
市場喊了快1年的半導體、電子供需反轉,近月來終在全球通膨與升息壓力下來臨。市場預期,5、6月消費性電子市況明顯走弱,半導體、電子產業長達2年的價量齊漲派對將落幕,2022年下半起供需局勢風云變色,不少業者獲利將腰斬,甚至不排除快速回到疫前平淡表現。
對此,半導體業者表示,確實近期供應鏈接連啟動庫存與訂單調整,但其實PC、TV與手機等產品銷售減弱,二、三線業者榮景不再早在預期中,現在應關注的是,誰能在下半年、2023年亂流,甚至是寒流等級市況中逆勢出線。
以營運表現來看,大部分業者2021年獲利已到頂,2022年續創高的業者有臺積電及其他臺晶圓代工廠,IC設計業者中,除了聯發科外,少部分業者也預期相當不簡單可持續保持成長。
近月來手機、TV與PC等消費性電子需求大跌,主要原因除了原本就預期疫情減緩后,宅經濟需求將回落外,全球政經局勢陡變帶來巨大通膨壓力更是關鍵,高度仰賴消費性電子產品訂單的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,頻頻傳出砍單與財測修正消息,營運表現與未來前景迅速遭市場看衰,近期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暫停拉貨與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下降更令市場瀰漫悲觀氛圍。
晶圓代工業者表示,2021年是相當罕見的價量齊飆榮景,長達2年的歡樂嘉年華終有散場一天,這早在半導體供應鏈預期中,需求衰退其實眾廠心里有數,若不是俄烏大戰與中國封城沖擊,需求反轉不會來得那么快,但對不少業者而言早已超前部署,喊了一年多供需反轉終于來到也不重要了,更重要的是如何度過下半年亂流與2023年產能大開而可能帶來的寒流。
以臺積電來說,其獨霸市場的制程技術領域地位,早已助其化解華為訂單歸零沖擊,更進一步與景氣脫鉤。面對市場諸多干擾,供應鏈下修砍單雜音頻傳,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仍信心表示,2022全年美元營收成長3成目標不變。
其中,全球PC、手機等消費性電子需求雖下滑,但車用與HPC等對半導體的需求依舊強勁,臺積電2022年稼動率將維持滿載,展望2023年,雖受到美國升息、通膨影響,市場需求不明,然而,臺積電目前仍持續與客戶討論如何支持其需求。
此外,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,未來5年、10年是很好的機會,關鍵在于疫情爆發前,數位轉型已經開始,現在則是加速,已驅動車用、手機等產品對于半導體需求大增。
事實上,臺積電面對市場看衰不斷,信心依舊爆棚的關鍵就在于難以取代,7奈米以下制程技術幾乎是獨霸地位,更已占營收5成,唯二對手英特爾(Intel)與三星3年內追趕難度相當高。
當中,臺積電與少數愿意砸錢導入先進制程的蘋果(Apple),雙方關系已難舍難分,另包括超微(AMD)、NVIDIA、聯發科、高通(Qualcomm)等多家大廠也無轉單選擇,此外,臺積電更不斷有工控、車用等大單涌入,先進與成熟制程維持滿載。面對供需市況變動劇烈,晶圓代工業者,除臺積電外,供應鏈目前呈現上溫中涼下凍情勢,有實力的大廠受景氣變動影響甚微,如世界先進、聯電盡管產能利用率下滑,在提前進行產品結構優化、特殊制程技術強化,以及獲得大客戶長約下,2022年下半與2023年營運表現仍高于疫前水平。
而在IC設計中,近期驅動IC大廠聯詠受創甚大,2021年繳出EPS逾60元暴利成績后,近期在三星等品牌客戶砍單下,全年獲利估將衰退10%左右,然而估計下滑至EPS 50多元的獲利表現,仍遠高于2019年疫前13.03元與2020年19.42元。
另外,網通IC大廠瑞昱,以及信驊則逆勢繳出成長表現,前者業績估再增5~10%,后者全年營收更是由年增30%,再上修為逾45%,成為臺IC設計產業中亮點所在。
來自:陳奭璁
毛片av成人无码_日韩性无码视频蜜桃_涩色av人体无码毛片_涩色av人体无码毛片